其實後來總結一下釣魚方法,釣位選擇很重要,這次選的是有亂石雜草的地方,越是這樣的地方魚容易藏,魚都喜歡在水裡躲藏,其次就是春季一定要釣淺水區,這是垂釣以來經驗總結!
草魚的性格特別的喜歡在高溫的水裡,當水溫在攝氏27--30度時攝食最為旺盛,因此在夏秋的季節里,是釣草魚的最好季節。草魚喜歡棲息於水草多的水域中。它的食量大,生長也迅速,每年可長1--2公斤。多年魚齡可達35公斤以上,甚至50公斤
釣草魚的選位,以釣頂風、面對陽、大樹下、水草旁、進水口、餵食點為佳。
在水庫中釣魚,選好釣點是第一位的,一個好的釣點,可以決定一半的勝算。通常應選取距岸3-5米,水深2-3米,
水底平整或緩坡的釣點,尤其是凸進水中山體的兩側(陡岸一邊效果更好)。當然,要注意的是,如果水庫是剛漲過大水並穩定以後,
那就要選取被淹沒的淺灘,尤其是水深在1-1.5米,又有挺水植物的地方(這樣的釣點上魚多、快,且大小皆有,但缺點是扎不住窩,釣不長久);
如果是長期守釣,且志在大魚,那就要選取水深5-6米的陡岸做窩。
判斷是否有草魚,可看下風頭水面,是否有一團團綠色的草魚糞便浮漂。野外水域,則可從岸邊嫩草被嚼食的痕跡,及其漂浮的糞便來判斷。在野外釣草魚時,一般在淺水區(1米左右)應選較深的地方釣,而在深水區(3米以上),則應選淺灘地方垂釣。
餌料,前面以說過草魚的喜好,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。誘餌一般可用碎草、酒泡小米、酒糟、顆粒餌料等等。
草魚的垂釣方法很多,除常用一般釣底魚方法以外,列舉幾種專釣草魚的方法供釣友參考:
一、浮草引魚釣法:采一些鮮嫩的青草在順風的水邊撒下,讓它順水漂流,手竿或海竿鉤上草餌,輕墜淺漂,將掛上草餌的鉤放在浮草中,令其隨浮草下流,一旦魚吃鉤(看浮漂)即及時提竿。
二、沉底草窩釣法:
拔帶泥的草或葦子數根捆在一起,下面再捆以石塊,墜入擬垂釣的水裡做窩,(可在不同地方做三、四個。)一旦草窩處有魚星或碎草浮起即有魚進窩,可鉤草下竿。釣上1-2條即應換窩。到事先打好的另一個窩垂釣,輪流進行。也有人在草捆中埋伏釣鉤,草捆有繩可在岸上拉起,魚上鉤後拉起草捆取魚。
三、葦芯釣法:
鮮嫩葦芯是草魚最愛吃的食物。可用數段嫩芯橫穿在鉤上,最後一段豎穿在鉤尖上。釣浮、釣底均可。如釣點附近沒有水草,在鉤柄上先穿上幾個葦葉或綠色樹葉,再穿餌料,這樣可吸引游魚注意。
四、昆蟲釣法:
用蝗蟲、蟋蟀、螳螂、飛蛾等做餌,如蟲過大,可將其頭、翅、腿剪去,從頭向尾部穿鉤。一般應進行浮釣,也可以半浮釣、底釣。活餌便於就地取材,初春冬末或天氣悶熱時,草魚食慾不旺活餌常常有效。
五、全浮釣法
如果夏季的早晚,水面溫度不高時,草魚會游到水面來攝食,這時應釣全浮,就是將釣餌下到水面上。釣餌可採用自身有一定浮力的嫩葦尖、菜草葉及昆蟲。釣具的組裝可以改為墜在最下,靠近墜先連接一個漂子,它的作用就是能負起墜子和 釣餌、釣線的重量。最上面拴3-4枚單鉤。亦用草或菜、昆蟲作釣餌,它的優點是釣餌全浮於水面,正適合草魚喜食水面餌料的習性,故此法的上魚率較高。不足之處是鉤、漂受釣線的牽引,會向岸邊漂移,更易受風的影響,如在順風岸邊垂釣,藉助風力,可以克服走漂。
釣全浮還可採用海竿雙漂全浮垂釣法,釣具組裝的順序為最下拴死墜,墜後緊接著上一漂子,此漂的大小以能負起墜子的重量即可,漂上拴4枚單鉤,鉤距仍為15厘米。最上面再連接一支漂子,它的作用是負起鉤、餌和釣線的重量。釣餌亦用草菜及昆蟲,亦可用麵食及顆粒飼料。
六、半浮釣法
草魚屬中上層魚,一般採用浮釣法,尤以半浮釣為主。釣具採用海竿串鉤組裝,配一個25克重的小墜,墜在最下,拴死結,並在墜下留出一作連接釣具用的線圈,當拴好墜之後,在墜上方拴3枚單 鉤,鉤距15厘米,鉤的腦線長6-7厘米。再在最上面連接漂子。這樣組裝的串鉤,垂直立於水中,鉤子分布在幾個水層,使草魚易於發現釣餌。可用甜酸麵食,也可用活食和草 葉、菜葉。夏日的樹陰下是釣草魚的最佳釣點。
雖然說夏天時釣草魚的最佳時節,但是也在注意以下幾點:
1、凌晨出擊,效果更好
夏天的早晨太陽出來的特別早,我們可以選擇在五點左右就可以出發釣草魚了,一來是此時太陽不是很大,不至於太過炎熱,而來,此時的魚兒最餓,在到處找食吃,見到什麼吃什麼,特別容易上鉤,但是要記住「三輕」,輕走動、輕打窩、輕溜魚,以免驚動到別的魚兒。
2、避免中午
大夏天的中午,溫度將近40度,此時的魚很少活動,基本上都聚集在水底躲避炎熱,所以最好避開這段時間,防止室外溫度過高引起安全事故。
3、傍晚釣魚,速戰速決
傍晚時分,魚都喜歡浮到水面,這時釣魚一定要快速揚竿,不可溜魚,不然會將魚兒全部嚇走。要做到這一點,對竿和線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