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胡升鴻
這篇是昨天蓋茲寫給巴菲特的一封信,紀念25年來的友情。
我幫大家整理一些重點與我自己的心得。
“25年前,我和妻子Melinda認識了巴菲特,改變了我們的人生,我們向他學習到太多人生智慧。
1991年,我媽想介紹巴菲特給我認識,當時我並不想,我以為巴菲特只是個炒股票的人,應該沒什麼好聊的,我跟我媽說,我頂多跟他聊兩小時,我就要回去工作了。
沒想到一遇到巴菲特,他開始問一些有關軟體業的問題,例如為什麼像微軟這樣的小公司能跟IBM競爭…等。這些商業問題很有趣,我們一聊就聊了好久。從那次之後,我們就開始了我們的友誼。
巴菲特有件事讓我很驚訝,就是他的飲食跟6歲小孩一樣,漢堡、冰淇淋、可樂…有次我們一起吃早餐,他打開Oreo當早餐吃,害我們的小孩有樣學樣,雖然這對小孩是個壞示範,但巴菲特吃這些東西樂在其中。
有次我們去巴菲特家坐坐,我們發現他的飯廳沒椅子,連他自己都很驚訝。原來幾個月前家裡重新裝潢,椅子都收掉了,我想他一定是在廚房吃Oreo,我們為這件事笑了好久。
在我的辦公室,我的電話設定了兩個快速鍵:我家 和 巴菲特。
如果巴菲特打來,那就是我那週最重要的事。我從他身上學到好多,我們談論了商業、政治、世界大事、創新發明。和不同背景的優秀朋友交流真的很開心。他有投資的眼光,而我從科技的角度看事情。
每當我和妻子遇到了人生的挑戰,我們都會問自己:如果是巴菲特,他會怎麼做?他總是比我有智慧,他就像我的另一個爸爸。
巴菲特總是為朋友帶來樂趣。他會和好友在電話聊聊 並分享一些有趣的文章給我和Melinda。這是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最重要的東西:何謂友誼?
友誼就是你希望有怎樣的朋友,你就成為這樣的朋友。
每個人都希望有個像巴菲特這樣體貼又替人著想的朋友。巴菲特會分享他人生的喜悅,並讓周遭的人感到很舒服。
謝謝,巴菲特,這是很棒的25年,我期待跟你製造更多歡笑與回憶。”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我這邊補充說明一下蓋茲其中講的一段:
“每當我和妻子遇到了人生的挑戰,我們都會問自己:如果是巴菲特,他會怎麼做?”這是個很不錯的思考練習,選擇一個你心目中的楷模,試著站在他的角度想事情。
第一次聽到這個概念,是我在看”思考致富聖經”這本成功學經典,裡頭提到你可以把你有興趣的偉人傳記都讀完,盡量深入了解他們。在你人生遇到重大決定時,就想像他們跟你坐在一間會議室,左邊坐著孔子、佛陀、耶穌,右邊坐著富蘭克林、林肯、孫中山。
接著你讓他們針對這個議題進行辯論,看看他們會說什麼不同的意見,然後你決定出一個比較有道理的方案。
這個方法難度頗高,因為需要對他們每個人很熟,才能知道他們能給出什麼建議。其實我也做不到跟偉人們開會,現在的我,只能想像巴菲特會怎麼做,我就怎麼做。就好像棋靈王,背後在指導我下棋一樣。
或許有人會覺得很好笑,這也太幻想症了,但我覺得是蠻有效的,分享給大家囉~找出一個你心目中很崇拜的對象,好好研究他,效仿他。慢慢的,你就會跟他愈來愈近了。
作者部落格:阿升理財筆記